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1篇
  免费   679篇
  国内免费   507篇
航空   2004篇
航天技术   615篇
综合类   370篇
航天   90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algorithms based on dual quaternion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design of 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INS) algorithms based on dual quaternions is addressed. Dual quaternion is a most concise and efficient mathematical tool to represent rotation and translation simultaneously, i.e., the general displacement of a rigid body. The principle of 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is represented using the tool of dual quaternion. It is shown that the principle can be expressed by three continuous kinematic equations in dual quaternion. These equations take the same form as the attitude quaternion rate equation. Subsequently, one new numerical integration algorithm is structured to solve the three kinematic equations, utilizing the traditional two-speed approach originally developed in attitude integration. The duality between the coning and sculling corrections, raised in the recent literature, can be essentially explained by splitting the new algorithm into the corresponding rotational and translational parts. The superiority of the new algorithm over conventional ones in accuracy is analytically derived. A variety of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to support the analytic results. The numerical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analyses. The new algorithm turns out to be a better choice than any conventional algorithm for high-precision navigation systems and high-maneuver applications. Several guidelines in choosing a suitable navigation algorithm are also provided.  相似文献   
82.
高低温环境下金属橡胶材料疲劳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高低温等太空极端环境中的减振需求为背景,对设计制作的固支圆盘型金属橡胶试件进行了高低温环境疲劳特性试验研究,并根据刚度衰退特性提出了金属橡胶构件的疲劳失效判据。研究结果表明:金属橡胶材料的疲劳破坏形式主要是金属丝的断裂破碎和磨损,宏观上表现为试件动态刚度的不断衰减,且在相同振幅下,金属橡胶试件的刚度衰减速度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加快,随温度的升高而减缓。在整个疲劳试验过程中,试件损耗因子变化幅度较小,阻尼性能相对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83.
李韬  张纪峰  陈增强 《航空学报》2007,28(3):678-684
 利用参数模型和非参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一阶滞后对象在广义预测控制下闭环稳定的充要条件。发现:(1)对开环稳定的一阶滞后对象,总存在一组控制器参数,使得在该控制器控制下,无论对象的开环增益K与时间常数T如何变化,闭环系统都保持稳定;(2)对于开环不稳定的一阶滞后对象,无论控制器参数如何选取,当K和T的变化超出一定范围时,闭环系统就会失去稳定性。  相似文献   
84.
3D-C/SiC复合材料拉-拉疲劳模量和电阻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室温最大应力为250MPa,应力比R=0.1和频率为60Hz条件下,对3D-C/SiC复合材料进行了拉-拉疲劳试验。用共振法和电阻增量仪分别测试了杨氏模量及电阻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循环次数增加,杨氏模量呈显著下降,缓慢下降和突然下降的变化规律。杨氏模量的下降大部分发生在疲劳循环的前600次。缓慢降低阶段约占疲劳寿命的94%以上,此阶段杨氏模量变化率与循环次数的对数近似呈线性关系,电阻变化率除首次循环降低外,随着循环次数增加一直在增加。增加规律大致可分为缓慢增加,台阶式增加和急剧增加三个阶段。材料的电阻变化率基本反映了纤维的损伤程度和破坏形式,可作为表征复合材料纤维损伤的有效参量。  相似文献   
85.
本文利用Engquist-Osher格式,离散跨音速小扰动方程(TSD)和边界条件,选择不同初场计算NACA0012翼型二维定常位势流场,得到了与试验值较符合的结果,同时用Murman-Cole非守恒和守恒两格式计算并进行了比较。着重用数值实验进一步探讨多重解问题,发现并总结出了几点很有参考价值的规律和现象。  相似文献   
86.
讨论了数据挖掘和可视化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可视化模型的设计方法并设计了一套数据挖掘可视化系统的方案,对提高决策的效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7.
董玉锋  吴长春  黄茂光 《航空学报》1991,12(11):584-591
 本文通过引入单元内位移和优化处理的单元应力场,以计入剪切变形的板弯曲能量泛函为基础,导出适用于厚、薄板分析的四边形杂交应力元。内力场和内位移的合理选择避免了单元零能模式的出现、避免了解的剪切自锁现象。该优化单元显示了较好的通用性和收敛性。对关于剪切自锁的RCI判据提出了反例、说明了它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8.
LXI-新一代测试总线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XI是继GPIB、VXI和PXI总线技术之后,基于以太网络的新一代自动测试系统模块化构架平台标准.LXI技术构建在久经证明的工业标准上,融合了GPIB 仪器的高性能、VXI/PXI 卡式仪器的小体积以及LAN 的高速吞吐率, 能够快速、高效率、高性价比的构建测试系统.介绍了LXI技术规范,分析了网络消息触发、IEEE-1588时钟同步触发和触发总线等三种定时与同步技术的原理,重点分析了LXI技术特点及其诸多优点,最后简要阐述了LXI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
为了充分利用嵌入式设备的联合处理能力,嵌入式设备之间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合作.信任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基础,人们之间的信任关系在不断地更新和传递.依据这种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社会信任关系的协同工作分布式网络模型.嵌入式Internet系统中的设备在协作过程中,互相之间逐步形成了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这种关系以信任表的形式存在本地端点中,并通过不断地自学习来修改信任表.给出了信任模型的建立过程以及信任参数的更新和传递算法,应用实例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0.
旋转对内冷通道气膜孔流量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广超  朱惠人  郭涛 《推进技术》2006,27(5):394-398
为了获得涡轮叶片旋转时对气膜孔流量系数的影响,采用非结构化网格及标准k-ε紊流模型,求解三维N-S方程,对带90°肋和气膜孔出流的旋转矩形通道内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气动参数变化范围是:通道入口雷诺数Re=60000,150000,罗斯贝数Ro=0,0.11,0.22,气膜孔总出流比为0.22和0.09。Ro≠0时,旋转效应对气膜孔流量系数有明显影响,通道顺时针旋转时,科氏力由上壁面指向带气膜孔的下壁面,引起流量系数增加;通道逆时针旋转时,情况相反。计算结果还表明,在通道内同一径向位置处的两个气膜孔的流量系数是不同的,通道顺时针旋转时,进入左侧孔的流体和气膜孔轴线的夹角小于进入右侧孔的流体和气膜孔轴线的夹角,导致左侧孔的流量系数大于右侧孔的流量系数;通道逆时针旋转时,情况相反。Ro=0时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